第三十五屆政大金旋獎決賽邀請到了知名音樂製作人以及經紀人陳子鴻老師、佛跳牆樂團的吉他手陳君豪老師、擅長詞曲創作及編曲的游政豪老師、知名作詞人葛大為老師以及有豐富樂團經驗的阿凱老師做為評審。在講評過程中,老師們不斷地強調個人風格的重要性,在詮釋一首歌曲的時候不該只是單純模仿原唱歌手,而是要在音樂中找到自己的特色並盡其所能的展現個人魅力。
獨唱組—個人的特色和風格是種武器
「要找到自己的風格,那種和別人不一樣的風格。」葛大為老師表示這次獨唱組的參賽者表現都很優秀,陳子鴻老師也認為參賽者們都有很豐富的表演經驗,但在這次決賽中選擇唱英文歌的參賽者占了半數以上,葛大為老師也延伸說道畢竟中文歌和英文歌的詮釋方式不一樣,由於中文是大多數台灣人的母語,對大家來說可以更容易透過對於字句、情感詮釋的理解,認識表演者更多一些。不過大家好像都覺得唱英文歌比較特別,最後都唱英文歌,反而就變得不特別、且可惜了一點。談到整體表現時,陳君豪老師談到比較少聽到像 hip-hop 及舞曲等曲風,他鼓勵參賽者可以嘗試用不一樣的方式去詮釋一首歌曲。另外提到印象深刻的參賽者時,陳君豪老師、游政豪老師和阿凱老師都提到這次獨唱組第三名的得獎者 7 號史斯宇,老師們認為史斯宇表現出自己的個人特色,相當有舞台魅力。
重對唱組—讓我們聽見你是甚麼角色
在重對唱組的講評裡,游政豪老師認為表演者之間的互動和渲染力很重要,這也是重對唱組能和獨唱組展現出區別的地方;陳子鴻老師也提到,重對唱在追求 Balance 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不該有主角與配角之分,每一個聲線都應該發揮出主唱的力度,自然而然就會營造出不同聲線彼此間的競爭性。葛大為老師也建議,即使是一個團體,在樂團內部也可以多一點設計,例如在角色或是情感的分配上可以更鮮明或更有一點變化,甚至可以將它設計成像是一個節目一樣,不必過度地追求技巧,重點在於理解整首歌想表達的意義後,再重新詮釋成重對唱版本的過程。陳君豪老師則希望參賽者們對重對唱組的想像可以再更多一些,就像葛大為老師說的,甚至可以嘗試用一些偏向戲劇的詮釋方式來製造特色和互動感。最後老師們建議,即使是重對唱的組合也不要讓任何人的聲音被主唱埋沒,就算是和聲的角色也是一種主唱。

創作組
將故事完整地傳達給聽眾
談到本屆金旋決賽的創作組,陳子鴻老師讚賞今年在演奏的樂器技巧上都有進步,不過仍要注意所有人整合在一起後是替彼此互相加分的,無論樂器或人聲都應該相輔相成,像是這次獲得金旋創作大賞以及跨組別最佳樂手獎的 6 號參賽者陳侑彤,她雖然選擇用自彈自唱的方式呈現,不過她吉他的泛音技巧卻替她的表演增添了另一種色彩,一開始表演就吸引了在場聽眾的注意力。葛大為老師則指出,要讓評審和聽眾在第一次聽見你的音樂時,就對你印象深刻的關鍵在於意念的傳達,這相當考驗作詞的功力及核心概念的建立,就好比這次獲得金旋創作大賞以及最佳作詞人獎的 9 號參賽者簡小豪,他用藍調曲風將哀傷的情緒詮釋得很特別。阿凱老師也認為在文字的選用上不必太浮華,不用特別追求獨特的詞彙,歌詞可以平淡,甚至可以不斷重複,對創作者來說這些都是可以利用的表達方式。
吸收養分茁壯自己
「創作重要的不是產出,而是『吸收』。」談到創作這件事,葛大為老師認為要找到哪些東西對自己而言是素材,對周遭的事物要夠敏銳,甚至到幼稚或是神經質的地步,即使是最日常普遍的事物也可以吸收進自己腦海裡變成創作的養分,因為藝術創作是一種被附身的過程,就好比他在為某位歌手寫歌時,會試著變成演員,去演繹對方。陳君豪老師也延續葛大為老師的想法說道,創作要找到能啟發自己的事物,並選擇一種屬於自己的特色套用到自己的身上。在這樣取材多元的時代,游政豪老師建議創作者們,多聽各方的意見,並且不斷的嘗試、體驗以及吸收,運用生活周遭的素材寫出具有共鳴的故事,聽眾就會找自身發生過的經驗套入創作中,創作在某方面就是將別人的故事用自己的音樂表演出來。
最後,老師們強調得獎的重點不在於曲風的選擇,而是歌曲完成度以及整體的呈現,今年的參賽者們水準都相當高,也期待在未來能看見更多不同的曲風以及創作展現在政大金旋獎的舞台上。祝福所有學生音樂人可以找到自己的特色,並享受每一場表演!

 

撰稿:郭瑋如
攝影:鄭宗祐

Comments

commen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