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個下雨的午後,李友廷與經紀人走進約定好的咖啡廳,他靦腆的跟我們打了招呼,一坐下就像個大男孩般玩起手機遊戲,時不時抬起頭來聽著我們的對話。有別於略帶羞澀的形象,聊及音樂與生活,他卻十分豁然與侃侃而談。
%e6%9d%8e%e5%8f%8b%e5%bb%b705
一個事情的價值是決定於你多看中他
李友廷小時候曾夢想要當位畫家,把畢卡索當作偶像,卻在考國中美術班的時候落榜,放棄畫家之路。他回憶起與音樂的相遇,是國中與朋友一起參加校內歌唱比賽,而在往後的幾年,也因為喜愛唱歌加入社團,開始創作直到現在。
大學就讀世新大學電影系的李友廷,談起電影時他自認是個控制狂,「拍片時,你可以做的東西就是一個團隊中的一小部分,但我會希望所有東西都如我預期的進行。」
儘管對音樂的興趣已持續多年,李友廷卻是在加入吉他社後才開始被獨立音樂吸引。問起在社團最有收穫的東西時,李友廷這麼說:「其實我不太擅長回答『最』這個問題,到一個年紀很難說出什麼是一個 most 。」
接著他歪頭想了想「就是把一件事情做好吧!」他形容:「人生盡了力去跳起來一下,好像有跳過去,或沒有跳過去,其實都是在為你下一次的跳做準備。」語畢他笑了起來,詢問我們這樣的比喻會不會太抽象。

 

得到一個獎,然後平分吃掉它
或許是創作人獨有的特質,李友廷常把回答轉化成一段故事與我們分享。
在大學時期組團參加各大音樂比賽的李友廷,聊起那段時光難掩興奮之情「對大學生來說比賽獎金就是微薄的零用錢,真的很少,但就是個爽感。」與團員偷溜進教室,只為了一個目標瘋狂的徹夜練團。然而離開學生這個身份,就再也無法像當時一樣熱血了,這樣專屬於學生的特權,步入社會後或許就會漸漸褪去。

 

1-3

在聲林之王節目被稱作「友廷老師」,是許多人對他的第一印象。
「有才華的人真的太多了,大家缺乏的就是一個被看見的機會。」對李友廷來說,參加比賽後名氣大增是件幸運且格外珍惜的事。提及這段時間的心情起伏,他說得獎當下其實沒有太多的情緒,除了想到可以回饋一路上幫助他的人外,他也自嘲的說「貝斯手的薪水終於有著落了!」
李友廷說他堅持創作要有一個核心價值,從自身出發到留下空白給別人,「讓聽你歌的人可以將自己投入進去」是他心目中音樂走向成熟時該有的模樣。「期許自己的創作要更符合初衷,也要讓更多人理解。」他也提到,這件事乍看之下有些矛盾,卻有個方向可循,「希望這個世界可以因為你的創作而有所改變」是他認為創作者都會有的私心。
即使大學畢業後沒有走入電影圈,李友廷在創作〈想和你一起〉中以蒙太奇的手法進行編曲,不協調的高音與低音拼貼、建構出情侶在相處時的摩擦與衝突,用音符的碰撞進一步傳遞他的感情觀與核心價值。
在創作之餘李友廷也改編了許多歌曲,他說他改編的原則就是要和原曲有差異,為了實現心中對歌曲的想法,進一步的在腦中進行模擬與想像,不要為了改而改。儘管沒有吉他的伴奏,他在現場用 B-BOX 示範了一小段 Shuffle Bossa Nova 節奏的〈Play我呸 〉,也分享了他與其他人改編這首歌的小故事。
學生之後
出了社會,李友廷依舊熱衷於將生活中的小事做為題材創作,他與我們分享最近寫的創作〈跑腿小弟〉,也表示:「我還是很喜歡寫一些很鬧的歌曲。」然而因為工作上的考量歌曲或許不會以這些名字亮相。聊起這件事,李友廷也說起,隨著年紀漸長便會驚覺自己時間有限,平常會盡量避免會浪費時間的事, 積極的不去做不該做的事。 

 

%e6%9d%8e%e5%8f%8b%e5%bb%b703

「要瘋狂一點,因為學生最大的武器就是一種無所畏懼。」
訪問尾聲,我們請李友廷對現在的大學生說說話,「不用擔心這次沒有得到名會怎樣,因為就再比下一次就好了!」在吉他社成發舞台上的男孩現在依舊抱著吉他,訴說著他的故事。告訴大家,要充分運用這個無所畏懼盡力地做到最好。無論路途中經過哪種波折與起伏,唯有不斷地向前邁進,才能遇見屬於自己的那道曙光。

Comments

commen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