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神秘古調間竄出的靈魂——出獵了
文/梁雅棋 圖/政大金旋獎視設組
歌聲與樂音在舞台上交織錯離著,來自過去無數靈魂與記憶的共鳴,趕在鎂光燈熄滅以前,出獵了以不受五線譜束縛的聲音,再次站上金旋決賽,展現出過去這一年所有的辛勤耕耘。
橘黃燈光下的絕對默契
身穿布農族服飾,手拿原住民族傳統樂器。出獵了是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的原住民族學生所組成。在第三十九屆金旋獎即參賽並獲得非原創團體組冠軍的佳績,問起是什麼契機讓他們再度參賽?Kiwa 白雨農答道,最主要的原因是今年要去歐洲演出,想利用這次機會檢視自己,同時也增加曝光度。這次獲得冠軍無疑是他們的強心針,成為歐洲行的開路先鋒。
而論及得獎當下的心情,Kincyang 余磊脫口而出:「很平靜。」一旁的 Vava 簡志霖則表示很開心,因為自己是第一次參賽,所以其實有不小心驚呼出來,卻發現旁邊的團員們都很冷靜,不禁有「他們跟我是同一隊的嗎?」的想法。這次呈現的 Pislai 獵前祭槍歌有許多段落,不過全員一致認為,在今天的舞台上,各自的表現極佳,大家的呼吸頻率相互連結、段落間拋給對方的樂音都有好好地被接住。
再現布農傳統
有鑑於去年在金旋獎的成功,今年出獵了想帶給大家不一樣的演出形式,以布農族音樂當作創作,呈現出原住民族最原初的 A cappella 演唱方式,後來因今年的規則變更,他們另闢蹊徑,重新思考傳統人聲與樂器的結合。這臨時的小插曲,成了團員們的新嘗試。擁有布農族及排灣族血統的 Kiwa 白雨農解釋道,在這首曲子裡,除了古箏跟擊樂以外,還多了排灣族的鼻笛、布農族的弓琴,以及泰雅族的口簧琴,也意外地融合成大家都喜歡的樣子。
Kiwa 白雨農進一步表示,再現布農族音樂一直是自己很想要去實踐的目標, Pislai 是從小唱到大的歌,儘管以合唱、無伴奏的形式唱了成千上萬遍,為了融合進樂器,仍是下了不少功夫。
這一年對團員們來說是很大的突破,為了更完整地呈現布農族歌謠,出獵了實地走訪至高雄桃源部落、臺東延平及霧鹿部落、花蓮馬遠部落,訪問當地的老人家,深入地了解不同地區對這首曲子的吟唱詮釋、歌詞背後更深層的意涵。Vava 簡志霖接著補充,因為不同部落唱法不一,團員們了解歌詞的意義後選擇要用哪一個部落的方式呈現,更謝謝當地的老人家,因為有他們的協助,才能得知更多屬於布農族歌謠最原始的意義。
歌頌原住民文化,我們正在路上
關於未來規劃,Kincyang 余磊提及,這陣子團員們都很忙碌,各自有自己的畢業音樂會,出獵了更於六月底至北歐巡演一個月,接觸不同國家的民族音樂跟樂器,並在出發之前,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辦一場行前音樂會,再次檢視自己這幾個月間的淬鍊與創作。
懷揣著大大的夢想,一雙雙赤足毫不畏懼地面滾燙,布農的根與魂早已化作音符和旋律,流淌在他們的血液裡,一張開嘴,唱的就是最美的詩篇,出獵了也期待,在未來,能將自己耕耘後收穫的果實分享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