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岑軒 圖/政大金旋獎影像組
金旋音樂節當天陰雨連綿,卻阻擋不了音樂的流動,在飄飄細雨中,江晟榮背著一把木吉他站上舞台,以二胡和具韻律感的說唱為金旋音樂節拉開序幕。此時的低聲吟唱就像天幕般的灰沉,是為了後續精彩的鋪墊。緊接著在演唱〈伙房〉時,原本悄然飄落的雨滴逐漸變大,雨聲意外地和鍵盤及吉他聲交織成新旋律,讓音樂與天氣和他一同訴說著屬於他的語言與情感。而當〈正月半來火旁龍〉響起,強烈的鼓聲搭配煙霧的出現,彷彿讓人置身於苗栗火旁龍現場 —— 象徵帶來好運與財富的民俗節慶,江晟榮以堅定的聲線唱著來自家鄉的文化,並期待能透過音樂將這份文化傳承下去。最後,則以一首〈一路共下〉結束個人演出,走向共演的下一段旅程。

⠀⠀⠀⠀⠀⠀
此次與王彙筑的共演中,兩人合唱〈想愛尋著你〉與〈輕輕仔飛〉,台語、華語與客語的交錯及改編,也為歌曲增添了更多的層次與情感。而輕聲對唱中的相視一笑,彷彿在悄悄炫耀僅經兩次排練就培養出的默契。演出後,江晟榮帶著敬佩的目光說:「王彙筑老師客語講得很好,發音很標準」,並表示此次受邀表演有點受寵若驚,但他也相信去年參與政大金旋獎比賽是很勇敢的決定,帶著自己的創作一步步走向更大的舞台。
雨勢從未停歇,緩緩滲入泥土,正如現場音樂層層滲透心弦,引領我們走進江晟榮與母語、土地交織的深刻故事裡。

⠀⠀⠀⠀⠀⠀
十六歲開始自彈自唱,唱出內心的話也更認識自己。
來自苗栗的江晟榮高中時就讀私立學校,因為身處升學主義與父母皆為教師的環境中,讓他有種被壓抑的感覺。然而,他沒有選擇抱怨或是就此放棄,而是積極尋找自我表達的出口,像是參加課外活動並發展多元興趣,如魔術、攝影、podacst 節目《江心筆心》等,希望透過創作傳達自身想法的同時,也為他人帶來感動與快樂。而音樂對他來說,也是眾多創作形式之一,因此他也分享道,自從他開始藉由寫歌抒發情感,並利用舞台展現自己後,就逐漸找到自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舞台,每個人都有可以發光的時候。」正是這樣的信念,讓他一步步走上創作歌手之路。

⠀⠀⠀⠀⠀⠀
唱祖母的語言,說家鄉的故事
起初,江晟榮只是受到流行客語創作人羅文裕的啟發,進而萌生想做客語音樂的念頭,但直到 2021 年離家到台南讀大學後,才因為思念家鄉,而有了強烈的創作衝動。因此,他開始每個禮拜打電話回家,一字一句慢慢將客語找回來。「如果只是把華語換成客家話,那為什麼要用客語呢?」江晟榮強調:「如果要做母語音樂,語言的掌握度是很重要的,雖然我現在也沒有真的講得多好,但是會講,才能寫出這個語言跟聲調的味道。」在他看來,真正的母語創作並不是翻譯,而是情感的原生表達。因此,他的創作常圍繞苗栗、客家的地方文化與記憶,像是〈伙房〉、〈正月半來火旁龍〉等,都是用祖母的語言來講述家鄉或自己的故事。
相較於去年參賽時的青澀,因為今年的江晟榮正在籌備個人首張專輯,所以此次演出整體音樂的完成度都更加細緻與成熟。這張即將發行的專輯《尋著 qim doˊ》,在客語的意思是「找到」,但用華語解釋則是仍在尋找的意思。談及創作理念,他侃侃而談:「因為在客語創作裡,我找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像是語言、文化、歸屬感,也讓我跟家人關係更親近。」他笑稱,除了演出邀約外,也收穫了更多內在的情感與認識。這張專輯不僅代表著他對語言的重新認識,更是對自我身份的探尋。而此張專輯的風格以民謠為主,強調樂器原聲的運用,他有些靦腆地笑說自己比較老靈魂,「因為我比較喜歡一些民謠,所以想要實際呈現每一個樂器真實的聲音,保留一個純樸的感覺。就算這種風格可能沒那麼大眾,但至少是我喜歡的。」雖然他也涉獵流行、饒舌等多種曲風,但在首張專輯中,他仍選擇以最貼近內心的方式,展現創作的初衷與情感的深度。

⠀⠀⠀⠀⠀⠀
機會是留給主動出擊的人,勇敢向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