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滅火器位於東區的工作室,採訪時間恰好落在會議之間,主唱兼吉他手—楊大正匆匆從會議室步出,坐定後說了句:「開始吧!」專訪便在毫不拖泥帶水的節奏下展開。
炯炯有神的眼睛閃著光芒,偶爾輕鬆斜倚在沙發上,但眉宇間透出堅定的態度很是認真地回答每一個問題,即使在繁忙的日程中,仍用心對待每一件事情。
只是因為單純地喜歡音樂
訪談一開始我們談到了走向音樂這條路的動機與推力,大正不假思索地回答其實就只是很喜歡音樂,所以才一直這麼堅持下去。「當那個喜歡音樂的心情,已經不能再只是用聽音樂滿足的時候,所以開始會想要創造音樂。」高中時跟朋友一起組團,年紀輕輕的他們並沒有把玩音樂這件事看得太嚴肅,就只是單純地喜歡、享受音樂,一邊玩團一邊學習。
而可以跟好朋友們一起玩音樂更是一件開心的事,聚在一起喝點小酒,聊一些日常瑣碎的小事,但彼此都是關心著對方、在乎對方的。因為是團體所以可以做很多有趣瘋狂的事,彼此的生命出現震盪,對大正來說是一件蠻迷人的事。滅火器的曲風偏向龐克搖滾,大正說一開始玩樂團的時候沒有特別喜歡什麼音樂,但需要先有一個想像的樣子,才能朝那個方向前進。龐克組成的元素剛好很像滅火器的個性:直接、簡單、有力量。但大正也說玩團玩久了任何曲風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跟隨自己心中的聲音。

我知道框架存在,但 I don’t give a shit
後續我們也聊到台灣的音樂產業對曲風的限制及框架,大正說:「很多時候我們抱持非常自由開放的心態面對每件事,但還是會在框架之外被限制住眼光。」他提到所謂框架,就是一個有突破上困難的東西,才會成為框架。雖然框架會永遠存在,但要怎麼讓自己用比較自由開放的心態去面對是你的選擇,那是每個階段不同的看待事情的方式。「我知道框架存在,但 I don’t give a shit。」他坦率地答道無法決定旁人怎麼定義自己,只要做好自己就夠了。
在這個資訊量非常龐大的年代,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聲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正認為一開始製作音樂的模仿不要緊,這是在找尋自己想要聲音的過程,最終總會跨過這個階段,唯有跨過這個歷程,才有辦法留下自己的樣子。然而該怎麼挺過這個節點呢?大正談到「想像力」是很關鍵的因素,「你現在決定要做什麼音樂的時候,不是去聽什麼音樂好像很好聽,而是聽自己心裡面什麼時候會有哪些樂器出來,由心而生的時候就會找到自己的樣子。」
放下比堅持更困難
「創作對我來說是一種分享,分享每個階段想說的話。」大正對音樂沒有甚麼目的性,只是自然而然地把這段時間想分享的事,一五一十地說出來,任何題材都會讓他有感覺,他認真地看待生活中的每一個感受,反覆地思考然後創作,不管最後作品成不成功、有多少人喜歡都不是他所顧慮的。但當他的創作帶給聽眾啟發時,他還是覺得可以為這個世界多做一點什麼,感到非常榮幸。
滅火器一路走來走了十多年,讓大正堅持這麼久的原因全是對音樂的放不下,對音樂的執著讓他覺得放下比堅持還困難,他始終沒有放棄要繼續做音樂,透過自己的好奇心跟毅力,才可以持續創作出新的作品,音樂在他生命中是無法被割捨的部分。

每一張票都是一份鼓勵
滅火器在台灣樂壇深耕十幾年,我們也聊到對於台灣音樂產業的想法。身為策展人與音樂人的雙重身分,大正認真地說道希望策展的活動能讓觀眾體驗有所提升,寫出超越過往的歌曲,甚至作品的樣貌要超越大家的想像。如果希望整個音樂產業蓬勃發展,不妨思考自己在音樂圈中的位子策展人要提供更多更好的體驗,音樂創作人突破標準做出更好的東西,需要依靠每個環節的力量共同支撐。而他也鼓勵聽眾不要吝惜支持喜歡的音樂及創作人,「請不要吝嗇支持你喜歡的音樂,不然他們會消失,這是一個身為聽眾的責任。」不管是購買串流音樂也好、到現場聽 live 演出,每一分錢、每一張票對每一個音樂人都是極大的鼓勵,也許聽起來有點誇張,但卻實在地給予創作人強大的後盾,鼓勵他們做出更多更好的音樂。
如果音樂不在了,我就會失業啊
如果音樂不在了,這個世界會變成甚麼樣子呢?大正謹慎地思考了下然後回答:「我會失業啊!」談到這個問題時,大正低頭想了很久答道他會不知道該怎麼辦,他考慮了很多關於現實面的難題,例如今年 34 歲的他,如果失業了該怎麼養活家庭,而在轉換跑道的過程中也沒有音樂可以撫慰他。從高中開始他的人生早已跟音樂緊密地連結在一起,如果音樂從生命中突然消失,一切似乎變得不再有趣了。思索未來的大正認真地有點可愛,但出社會很久的他,很多思維都會優先建立在現實面。
關於音樂與現實的平衡,大正說現實面的對立就是理想面,從單純喜歡音樂開始,到對音樂產生很多理想,而創作音樂這件事偏向理想面,現實面背後緊扣的是責任,必須先達到自己對家庭、公司的責任後,他才能安心地付出很多熱情實現理想面、浪漫面的熱情。已過而立之年的大正,背負在肩膀上更多的是責任,但在談吐間他流露出的堅定象徵著自信。卸下年少時稚氣的他,眼裡散發出成熟男人的光彩與剛毅,承載著甜蜜的重量。
對於懷抱音樂夢的學生音樂人,大正也鼓勵道:「就做吧!有很喜歡的事就努力去做。」抱持著平常心,多參加音樂比賽累積經驗,透過一個又一個舞台磨練自己,讓舞台帶給你動力創作、練習。如果想將音樂規劃成自己的職業規劃,大正以自己為例子說道,要靠音樂維生的難度非常高,所以要拉長戰線,需要有非常多的備案,像他在音樂不同層面上學習,做了 PA 、錄音師,透過不同角度思考自己跟音樂的關係,也培養自己更多元的能力。
與大正對談時,他總是不經意流露出成熟男人自信的光采,謙虛而不張揚。玩音樂即將邁入二十年,經過塵世的洗滌也許肩膀多了更多的重量,眺望的目光變得更加寬廣,但他對音樂認真的態度,仍然是當年那個單純喜歡音樂的大男孩。

 

採訪:鄭聿庭、劉信秀 
撰稿:鄭聿庭 
攝影:張辰瑄

Comments

commen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