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翊宸 圖/林旻
第四十二屆政大金旋獎初賽,在歷經兩天精彩且激烈的賽程後圓滿落幕。今年我們很榮幸邀請到左光平、吳獻 Osean、郭力瑋三位老師擔任非原創-個人組以及非原創-團體組評審。經過一整天豐富多元的演出後,三位老師與我們分享對本屆非原創組整體表現的觀察與心得,也針對選曲與表演面向給予參賽者具體的建議和鼓勵。

⠀⠀⠀⠀⠀⠀
最獨特的光芒
談及今年非原創組的整體表現,左光平老師認為參賽者的實力差距並不大:「其實大家的表現已經很接近了,只有加分項目越多的人才有機會進到決賽。」在實力相當的激烈戰況下,決勝的關鍵落在如何掌握短短九十秒的清唱時間。吳獻 Osean 老師分享道,他期待聽到具有個人風格的聲音,因此在評審時會想像歌聲出現在 CD 中的樣貌,他以第二十五號參賽者胡凱淇為例:「有感覺到他在處理一些細節時,聽起來不是那麼完美,但我喜歡那些小小不完美的地方。」老師認為其獨特的歌聲十分適合發展屬於自己的歌曲。
左光平老師則提到他給予最高分的是第四十六號參賽者姜駿楷:「他對整首歌的安排有低、有高、有平鋪直敘,也有技巧過人的地方。」在短短的時間裡交出豐富又極度完整的演出。郭力瑋老師則分享第二十四號參賽者王紹宇和第三十五號參賽者陳鳳麟皆是表現令他驚艷的代表,他們都在演唱中融入大量的個人特色,因而令老師印象深刻。郭力瑋老師也補充他在評選時最重視參賽者是否有在演唱中融入「屬於自己的東西」:「有時候會聽到一些技巧很好、唱得不錯、pitch 也不錯,可是會覺得好像沒有他自己的東西。」相較於純粹的技巧炫耀,評審更期待聆聽到參賽者獨有的音樂風格與個人特色。

⠀⠀⠀⠀⠀⠀
唱出自己,唱進歌裡
針對個人風格的呈現,左光平老師提到部分參賽者會明顯地模仿其他歌手的唱腔:「有好幾個一開口就是盧廣仲、孫盛希、吳青峰。」他認為參賽者過度模仿他人會成為評選上的劣勢。而談及如何在詮釋他人歌曲時將自我完全地融入其中,三位老師一致肯定選曲的重要性。左光平和郭力瑋老師皆認為第四十八號參賽者林柏瑋所演唱的〈傻瓜水〉,是選曲最成功的例子之一,「那個歌超級適合他!」左光平老師肯定地說道。
此外,左光平老師更回憶起第四十一號參賽者蔡瑋峻所演唱的〈不能寂寞的人〉,「我聽完就轉過去跟吳獻 Osean 說:『他真的好寂寞喔!』」老師強調,參賽者若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歌曲,便是成功演出的一半。郭力瑋老師則補充他喜歡聆聽參賽者演唱的口氣:「口氣和情緒很好的人,會感受得到他腦袋有旋律在走的,他唱歌是會有律動、有呼吸的。」在穩定表現之餘,老師們更希望能在選曲、口氣、情緒上聽見能打動他們的表演,這些「人歌合一」的真摯情感,正是能直擊心頭的詮釋。

⠀⠀⠀⠀⠀⠀
默契與和諧的藝術
而提到非原創-團體組參賽者的表現,吳獻 Osean 老師誠懇地說道:「我覺得沒有伴奏的合唱超級難!」因此,他在評選時更重視參賽者聲音間的和諧度:「只要聽起來聲音是好聽的、是合的、默契是好的,我就覺得是一個很好的表演。」關於默契的重要性,吳獻 Osean 老師也分享道許多組別的參賽者會互相等對方的下一句歌詞:「但我覺得真正好的合唱,是兩個人同時心裡面都有音樂的。」郭力瑋老師則補充道,許多參賽者會因為不夠堅定而被另一方拉走和聲,然而太過堅定的歌聲又容易互相打架,因此,默契便成為兼顧兩者的重要因素。
左光平老師則認為第十六號參賽者蔡秉言、游筱潔便是極具默契的代表:「感覺他們心裡已經有一個共同的編曲了,因為他們的 flow 是一樣的。」郭力瑋老師則對第四號參賽組合「蕃薯魚刺」所演唱的〈Lucky〉印象深刻:「他們的畫面、他們的歌、他們的打扮和他們的氛圍,會讓我覺得很可愛、很一致。」郭力瑋老師認為演唱不用死板地呈現,若能適時地設計互動上的巧思,能使演出更令人印象深刻。

⠀⠀⠀⠀⠀⠀
跨出舒適圈後的平衡感
而問及今年參賽者可以改善的部分,吳獻 Osean 老師提到部分參賽者手持麥克風時太靠近嘴部,所呈現出來的聲音便過於穿透,因而影響聽感。郭力瑋老師同意並補充參賽者練習時多是直接清唱,但若能熟悉麥克風的使用,更能在演出時適當地調配距離與音量、讓聲音最佳地呈現。左光平老師也補充道:「對於台上的表演者而言,麥克風是唯一跟台下溝通的工具。」因此,好好地掌握麥克風變成為重要的課題之一。此外,左光平老師更勉勵選手找到「跨出舒適圈後的平衡感」,他認為參賽者只在舒適圈內達到平衡是不夠的,要更深入地挖掘選曲、詮釋上適合自己的表演樣貌,除了追求穩定外更要有所突破,才能被評審記住。
針對晉級決賽的參賽者,左光平老師首先建議大家「好好選歌」,他鼓勵參賽者重新找出最適合自己詮釋的歌曲。同時,更要掌握音準與音量的平衡,他也鼓勵非原創-團體組的參賽者重新設計聲音的分布與和聲:「如果有交錯感是最完美的。」而吳獻 Osean 老師則延續默契的重要性,他提到決賽加入伴奏後的演出和初賽的清唱會是截然不同的,因此締造伴奏的和諧會成為致勝的重點要素,左光平老師也同意並補充道:「讓它(伴奏)成為你的音樂夥伴!」培養與樂手間的默契,便成為參賽者的重要課題。

⠀⠀⠀⠀⠀⠀
折射後最耀眼的自我
而被問及如何克服面對舞台的緊張,郭力瑋老師提到他在演出前習慣透過冥想接下來的表演過程來緩解壓力。吳獻 Osean 老師也鼓勵參賽者想像好的結果:「緊張的時候可能是把結果想得太壞了、興奮的時候則是把結果想得很好,身體其實分不太出這兩個情緒。」透過想像演出時的開心、放鬆和自在,能將緊張轉換為興奮,告訴大腦放下焦慮。
「我覺得是把比賽這件事,用最好的表現做最壞的打算。」左光平老師則從另一個角度鼓勵參賽者。他認為,比賽中除了第一名,其他人都是輸家,但勝負並不代表一切,參與比賽的意義在於認識更多志同道合的音樂夥伴:「假設視為一個長期經營的事情,認識這些人會比你拿到第一名來得更重要。」他勉勵參賽者把得失心放下、自在地享受演出的過程。最後,郭力瑋老師則希望參賽者「多多探索自己」,他提到音樂的起點總是從臨摹開始,但要在過程慢慢找到屬於自己的聲音:「可以多聽朋友的意見,(找出)怎麼樣的聲音是好聽的、是舒服的。」在一次次折射後,映照出自己最獨特的光芒,將自身完全地融入在歌曲中,便能將最耀眼的自己,閃耀於決賽舞台上。
非常感謝三位老師擔任第四十二屆政大金旋獎初賽非原創組評審,希望老師們的建議能夠給予參賽者一道指引的光,讓他們在音樂路途上不再迷茫。最後,也別忘了持續追蹤政大金旋獎的官方粉絲專頁與 Instagram 帳號,我們將陸續更新決賽資訊,期待在政治大學藝文中心大禮堂的決賽現場與大家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