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節進入尾聲,在少年愁主題的包裝下,最後帶來演出的卻是姚光庭和旺福樂團的組合,彷彿暗示著少年不識愁滋味的天真爛漫,或是代表著即便在愁苦中,生為大學生的我們還是能從中找到屬於少年的樂。
輕快的鼓聲搭配溫和的嗓音,第一首歌,改編曲《離開地球表面》,姚光庭親切地帶著大家離開現實,進入她的音樂世界。如同她在受訪時告訴我們的,他說,離開大學這樣自由、無憂的環境後,現實給我們的考驗是時間,我們能堅持自己喜歡的事情多久。我們出了社會,必經磨合、歷練,重點是我們能否在打滾後還保有自己的稜角,或是變得圓融,漸漸忘記堅持,融入這個社會。
唱著旅行者狂想,這首她在決賽時唱過的歌曲,聽眾隨著她輕飄飄的歌聲在音樂節飛翔。訪問時,回顧她去年參加金旋獎的心境,她說,進入金旋獎決賽並取得冠軍對她來說意義非凡,慶幸沒有在落選三次後退縮,挫折永遠是努力的養分。談到貴人,第一時間想到了跟他搭檔許久的吉他手吳季儒,回想剛踏入創作的時候,都是吳季儒將她從放棄邊緣喚醒,並拯救回來。除了培養多年的默契,還有更深厚的情誼,讓姚光庭能在這條音樂路上更有續航力。
旺福樂團與姚光庭的組合可以說是如魚得水,這兩組人馬將音樂節的氣氛營造得輕鬆愉快,讓大家忘了明天還要上班上課的Monday Blue,沉浸在樂觀的音樂當中。談到與旺福樂團的合作動機,姚光庭以小孩子的口吻興奮地告訴我們,旺福樂團是從小聽到大的樂團,她非常喜歡這個樂團始終如一、單純想帶給聽眾快樂的精神。真正合作練團後,更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旺福樂團私底下也是這樣歡樂的,他們的音樂與他們是完全一樣的風格,她也希望自己的音樂能給聽眾相同的感受。
而對旺福來說,這次的音樂節共演企劃是件非常熱血的事情,他們更以實際的行動支持。練習過程也不乏一些小插曲。吉他手小民笑著說:「練習到一半,小孩子哭了,也是得放下樂器,去幫小朋友換尿布阿,不然怎麼辦?」這卻一點都沒影響他們在舞台上共同演出悅耳活潑的篇章。合作暫告一段落,小民也不禁讚嘆姚光庭的編曲能力,原來有這麼多不一樣的方法,能一同激盪出新的創作,是他始料未及的。